
参加仪式的捐赠人和军事博物馆领导、工作人员合影

仪式现场的捐赠人签名墙,上有56位捐赠人照片和简介

第三批女飞行员王嫩江发言。摄影/鲁佳琳

陈志英儿子柯卫东、外甥女姚玉兰发言。摄影/鲁佳琳

第四批女飞行员尚爱平代表第六批女飞行员刘宇环发言。摄影/鲁佳琳

第四批女飞行员刘长珍代表封树云之子顾峰发言。摄影/鲁佳琳


陈志英儿子柯卫东、外甥女姚玉兰发言。摄影/鲁佳琳

第四批女飞行员尚爱平代表第六批女飞行员刘宇环发言。摄影/鲁佳琳

第四批女飞行员刘长珍代表封树云之子顾峰发言。摄影/鲁佳琳

聆听着已故第四批女飞行员封树云的故事,参加仪式的女飞行员们感动落泪
刘长珍代表封树云之子顾峰发言,她同时说,从成为飞行员的那一刻起,一种对祖国和人民的使命感就深深融入了她们的血液。即使生命消亡,对伟大祖国、人民军队的深深热爱也能穿越生死,赓续传承。
第六批女飞行员刘宇环现为南航一名女机长,她的母亲董锁箴是第二批女飞行员,父亲也是一名空军飞行员。老两口都已年近90岁,这次他们将珍藏的物品拿出,刘宇环代表全家向军事博物馆捐赠。因飞行任务刘宇环未能参加开幕式,由尚爱平代读祝词。刘宇环写道:“我一直谨记母亲说过的话,既然选择了飞行这个职业,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选择。”
开幕式上,军事博物馆馆长李洪军,副馆长刘中刚、李虎林共同为捐赠人颁发收藏证书。22位年过花甲的飞行员身穿飞行服,手捧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制的收藏证书,在捐赠人签名墙上庄重签名。

军事博物馆馆长李洪军(右一)为陈志英儿子柯卫东、外甥女姚玉兰颁发收藏证书。摄影/鲁佳琳

军事博物馆李洪军馆长(左三)、刘中刚副馆长(左一)、李虎林副馆长(右二)为捐赠人颁发收藏证书。摄影/鲁佳琳

女飞行员郑学英的丈夫王金城在捐赠人签名墙上签名

第四批女飞行员、空军特级飞行员许利群告诉记者,她将自己珍藏的二等功奖章、空军特级飞行等级证章等17件实物都捐赠给了军博。她说:“这些东西见证了我的青春和奋斗。尽管仍然有些不舍,但我相信军博才是它们最该去的地方。在这里,它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价值。”
此次展览共展示实物约110件,包含了新中国第一位女飞行员烈士陈志英自制的纸质风向仪,我国第一位女飞行员将军岳喜翠使用过的飞行人员工作日记,197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赠给女飞行员王嫩江的执行我国第一次人工降雪任务的纪念笔记本,以及女飞行员执行唐山抗震救灾、国庆阅兵等任务获得的纪念品和“五好战士”奖章、空军飞行人员特殊奖励证书、空军飞行人员银质荣誉奖章等各类荣誉奖章证书。这些文物都来自新中国女飞行员群体捐赠的280余件文物、资料,涉及新中国女飞行员训练、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着女飞行员们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强军兴军力量的重要载体和生动教材。

军事博物馆馆长李洪军讲话。摄影/鲁佳琳


军博藏品征集保管室主任阎欣(左六)与女飞行员们合影。摄影/鲁佳琳

第四批女飞行员张秀玲在捐赠人签名墙上签名

女飞行员的荣誉证章

军事博物馆馆长李洪军讲话。摄影/鲁佳琳

女飞行员向军事博物馆馆长李洪军讲解展品背后故事。摄影/郭幸福

军博藏品征集保管室主任阎欣(左六)与女飞行员们合影。摄影/鲁佳琳
